Page 18 - 昆明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1)
P. 18
昆明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19年10月
的正向传播。 《全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一体化办案机制实施
六是坚持督促履职与依法提起诉讼相统 意见》,统一指挥调度、统一管理线索、统一研
一,实现维护人民利益双赢多赢共赢。在工作 判案情、统一指定管辖,严把办案方向和质量。
中积极践行“诉讼不是目的、维护公益才是目 强化科技支撑,筹建公益诉讼快速检测实验
的”司法价值理念,尊重和支持行政机关依法 室,结合无人机 3D 实景建模测绘技术,快速实
履职,注重采取诉前检察建议的方式提醒、督 现对大气、水体、土壤、食品等案件中损害结果
促行政机关审视、纠正工作中的偏差,将工作 的初步定性鉴别,努力破解线索发现难、现场
的重点放在诉前督促整改环节上,只对逾期未 勘察难、调查取证难、损失认定难等问题。加
纠正违法或履行职责的案件,方提起公益诉 大检察公益诉讼宣传力度,依托新闻发布会、
讼。各地政府职能部门对检察机关发出的诉 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等载体,制作专题宣传
前检察建议积极整改、主动履职,诉前整改率 片、发布典型案例,持续传递公益保护“昆明好
从 2015 年的 56% 上升到目前的 97%,使公共利 声音”。自主研发集公益线索举报和宣讲平台
益在诉前程序中即得到有力维护。如宜良县 为一体的“检察公益你我他”微信小程序,实现
检察院在办理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煤炭堆场污 公益问题随手拍、信息随时填、线索随时交、案
染环境”案中,针对煤炭堆场非法占用农用地, 情全程看,不断提升全社会法治观念和公益保
燃煤灰露天堆积造成扬尘和摆依河道污染的 护意识。
违法情形,及时发出检察建议,当地党委政府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迅速开展专项治理,生态恢复良好,附近居民 全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虽然取得了
的生产、生活质量得到改善。行政机关对检察 一定成效,但距离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
机关公益诉讼工作的认识大大改观,从最初认 待还有较大差距,工作推进中还存在一些亟待
为公益诉讼是对行政机关挑毛病、找麻烦的错 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专业能力与办案需求
误思维,转变为真正地认识到检察机关与行政 不相适应。立法确定的公益诉讼四个重点领
机关的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厉行法治,共同维 域涉及各级政府以及环保、水务、国土、林业、
护好人民利益。 市场监督、城市管理等数十个行政执法部门,
七是加强队伍素能和工作机制建设,不断 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各类规范性文件庞
提升公益保护能力。加强专门机构和人才队 大复杂,要求检察人员既要熟悉行政权的运行
伍建设,市检察院成立第八检察部专门负责公 特点和规律,又要掌握行政执法专业知识,“本
益诉讼工作,14 个基层检察院全部成立公益诉 领恐慌”压力凸显。二是调查取证困难,深层
讼工作专班和办案组织。加大学习培训力度, 次监督乏力。公益诉讼案件涉及的领域广、专
组织公益诉讼业务骨干集中培训,增强调查取 业性强,检察机关仍处于“外行监督内行”的状
证、文书制作、出庭应诉等实务技能。组建昆 态,加之受限于检察机关调查核实手段的匮
明市第一批公益诉讼专业化团队,涵盖药品安 乏,难以全面、深入开展对生态环境、食药品等
全(市院)、滇池保护(西山区院)、文物保护(安 领域的监督。三是工作机制还不够完善。公
宁市院)、食品安全(呈贡区院)、国土资源(嵩 益诉讼检察总体上还处在发展的初始阶段,法
明县院)等 5 个领域,专案专办,提升整体专业 律规定得较为原则,还缺乏操作层面上的细
化水平。建立“一把手”工作机制,把公益诉讼 则,同时检察机关内部协作配合机制需要进一
作为全市检察机关年度重点工作和重大改革 步完善,外部与审判机关、行政机关信息互联
任务,两级院检察长对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 互通、资源共享、案件协查、监督意见落实反馈
亲自协调督办。推行一体化办案机制,制定 等衔接不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案件来源和办
—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