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昆明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第40期
P. 21
昆明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16年10月
2.推进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印发《昆明市 万户,签约率达 22.88%;1255 个村卫生室签约
县乡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方案》,10 家县 服务村民33万户,签约率达到 38.61 %。医生
级医院与 26 所乡镇卫生院建立县乡医疗服务 签约服务模式逐渐得到城乡居民的认同。
一体化管理示范点,双方在医疗管理、技术、人 (四)规范转诊诊疗流程,构建分级诊疗格
力资源、设施设备等方面进行资源整合,允许 局
县医院以整体托管的形式对乡镇卫生院实行 1.规范转诊诊疗流程。将二级及二级以下
全方位管理和运营。试点以来,阿旺卫生院住 医疗机构、各类专科医院确定为首诊医疗机
院人数同比增长 32.6%,汤丹卫生院门诊人数 构,将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确定为转诊医疗机
同比增加75%。 构。首诊医疗机构与转诊医院签订双向转诊
3.搭建第三方医疗服务平台。允许各级各 协议,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
类医疗机构与独立设置的第三方检查检验机 下联动”的网格化、全覆盖。患者就医时,突出
构建立委托服务关系,支持基层医疗机构提高 患者自愿,倡导“首诊医疗机构→转诊医疗机
诊疗服务水平。全市已批准设立了6个独立的 构”的就诊程序;患者住院后,根据病情需要,
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机构。 可以在医疗机构之间进行相互转诊。
(三)提升基层医疗能力,夯实分级诊疗基 2.发挥医保杠杆作用。参保人住院治疗,
础 在规定的医疗机构之间相互转诊,其医疗保险
1.加快县级医院能力建设。组织实施县级 “起付标准”只按首次住院的医疗机构标准计
公立医院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通过专科 算一次。参保人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门诊
建设、人员培训、对口支援等方式,提升医院管 费,统筹基金支付 50%,一个自然年度内,最高
理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优质医疗服务、疑 支付限额为400元。5月1日,起付标准减免结
难复杂疾病诊疗水平,增强县级医院综合能 算实现了信息化管理。截止 9 月 17 日,上转病
力。 人 2150 人次,下转病人 2 人次,减免医保起付
2.加大基层人才培养力度。在昆明市延安 标准258.1万元。
医院设立了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在一批有规 (五)强化保障措施,助力分级诊疗工作
模、有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建立昆明市基层卫 1.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力度。提升基层医疗
生人员培训临床实践教学基地,成立“昆明市 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市本级预算安排医疗卫生
基层卫生人员培训中心”。已在全市 100 余所 支出81195万元(比上年增长8%),争取上级补
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累计招录农村订单 助资金143575万元,支持医改和基层医疗卫生
定向生 149 人,完成 272 名学员的全科医师转 机构发展。落实基本药物补偿,市财政局筹集
岗培训工作。 基药补偿资金 8456 万元(中央和省 7576 万元,
3.扶持基层服务能力。印发《关于进一步 市级880万元),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
完善执业医师服务社区工作的通知》,市属8家 本药物制度。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医院派遣 1742 人次医师,定点帮扶 84 家社区 市财政筹措 24569 万元(中央和省 23026 万元,
卫生服务中心。调整完善医师多点执业政策, 市级 1543 万元),落实全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各级医院463名医师选择到基层多点执业。 的开展,惠及 657.9 万城乡居民。推进公立医
4.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城区全科 院改革,预算安排公立医院补助21774万元,保
医生和农村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全市412 障医院有序运转;安排700万元,加快医院重点
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约服务居民 14.6 学科建设。落实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资金,筹措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