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昆明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正文26、27)
P. 9
昆明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20年6月
(三)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总体水平不 作的综合平台”的目标,从组织队伍、管理制
高。经过两年多努力,实体平台虽已基本实现 度、基础设施、业务及内务规范化等方面推进
全覆盖,但部分基层的实体平台无论硬件和软 规范化、标准化司法所建设,通过“一年建设一
件都达不到科学运营的水平,人员、经费、场地、 批、一年改造一批、一年规范一批”,力争在全
设备保障不够,特别是依托司法所建设的乡镇 市范围内大幅度提升规范化司法所的占比,努
(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由于全市司法所普遍 力提升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切实
存在人员不足、经费保障不足、办公用房保障水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平参差不齐、公务用车缺乏等问题,导致基层司 (二)加大资金保障力度。进一步建立健
法所的公共法律服务职能的发挥受到限制,全 全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同级财政保障机制。
市四级实体平台没有形成多级联动的“一站式” 由市司法局会同市财政局牵头出台《政府购买
传输模式,“家庭医生”式的法律顾问机制还没 公共法律服务办法》,建立完善政府购买服务
有投入实践,导致整体供给能力不足。 机制,将公共法律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
(四)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还需进一步提 性目录。建立公益性法律服务补偿机制,保障
升。由于受资金、技术等制约,我市公共法律 公共法律服务常态化和可持续发展。探索引
服务平台建设智能化、现代化、共享度不够,信 入市场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经费
息化覆盖面、融合深度和应用程度有待进一步 保障模式,深入持久地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提高。 建设,更好地发挥司法行政工作在保障和改善
(五)公共法律服务政府购买机制不完善。 民生中的作用。
目前我市构建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主要是在 (三)提升三大平台服务功能和质效。明
司法行政体制内运行,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 确各级实体平台的功能定位,打造突出涉外、
的制度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财政保障力度有限 鉴定、审批、仲裁、法考服务等优势项目聚合的
等问题突出。 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把县(市)区公共法律
(六)公共法律服务知晓率需要进一步提 服务中心(站)打造成为县域综合指挥协调平
升。群众对于寻求公共法律服务来解决争议 台;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打造成面
的渠道、方法了解不多,意识还不够强,遇到法 向群众服务的主阵地;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
律问题习惯用传统方式“面对面”与律师交流, 室在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基础上突出法律服务
尚不习惯“键对键”的网络服务,线上线下的服 指引功能,引导群众通过网络平台、热线平台
务平台作用没有完全发挥,群众对公共法律服 寻求帮助。推进智慧网络平台全面升级。探
务的知晓率和首选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索与“人民调解云平台”、“聚方便”公证法律服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务 APP 等服务平台互联互通,推进公共法律服
下一步,昆明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将 务网络平台有机融入、适时嵌入“一部手机办
重点以信息化为支撑,打造更加智能、便捷的 事通”、“一部手机游云南”等政府服务体系中,
服务平台。 推动有关基础设施和政务资源的共建共享。
(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 持续优化 12348 热线平台服务功能,适时增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 接听坐席,借鉴发达地区经验,努力实现热线
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 与“12345”市长热线及“110”报警服务平台等
护”,充分发挥司法所扎根基层的优势,围绕将 的对接联动,互联互通。
司法所打造成“基层法治建设的基础平台、基 (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大数据平台建设。
层公共法律服务的一线平台、基层司法行政工 坚持“用数据服务、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