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昆明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1)
P. 86
昆明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19年10月
门投入到农村基层公共服务的人、财、物纳入 行“县级监管、乡镇(街道)主管、村级直管”的
到村级活动场所统筹发展上来,充分动员全社 三级管理责任体制,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
会力量支持活动场所建设。市县两级每年要 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全面
安排一批财政资金用于支持村级活动场所“建 负责辖区内活动场所的使用管理工作;村级党
管用”,并综合考虑当地经济运行状况和物价 组织书记为活动场所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对活
上涨等因素,逐年适当提高财政资金投入标 动场所的使用管理、设施设备的维护以及活动
准,建立起长期稳定的资金保障;相关职能部 场所的安全防范工作负责。市县两级村建领
门要结合职能工作,将上级部门投入到村级的 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加强对村级活动场所日
相关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与活动场所建 常管理督导检查,将村级活动场所日常管理使
设结合起来;鼓励乡村两级发挥主观能动性, 用列为年终考核县(市)区政府以及乡镇政府
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采取对口支援、部 (街道办)的重要依据和内容。
门帮扶,发动民营企业家及社会其他各界人士 (五)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梳理完善《昆
捐助、市场化运作等形式,在不增加农民负担 明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使用管理考评办
和村级债务的前提下,多方位拓宽活动场所 法》《昆明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考评细则》,对
“建管用”资金来源渠道,形成投入有效益、服 村级活动场所使用的范围,使用的制度化、常
务有质量、人员有支撑、经费有渠道、运行有保 态化、规范化内容进行修订完善。督促各县
障的村级活动场所发展格局。 (市)区、各乡镇(街道)按照“一村一策”或“一
(三)鼓励和指导各县(市)区完善村级活 乡一策”原则,制定活动场所使用管理办法或
动场所等公共设施用地手续,依法明晰村级活 实施细则,建立健全活动场所管理使用的各项
动场所产权,注重加强村级活动场所的日常管 规章制度,明确管理主体和管理职责,实行责
理,切实做好固定资产移交、管理、使用等方面 任到人,并切实抓好督促落实。加大教育培训
的痕迹管理。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已专门形成 力度,不断提高村组干部为民服务能力和素
《关于村级活动场所等乡(镇)村公共设施完善 质。通过不断完善村级活动场所党务、村务、
用地手续的指导意见》,就如何保障村级活动 资产、安全、卫生等管理制度,比如采取指派专
场所用地方式、如何申请办理不动产登记提出 人管护、委托看护等办法,做好村级活动场所
具体指导。针对村级活动场所和村民小组活 的供电、供水、防火、防盗和卫生保洁等工作,
动场所没有产权的部分,将由市自然资源规划 确保活动场所设施完整、功能完好。同时精简
局按照分类指导、分批处理、逐步解决的原则, 规范活动场所各项规章制度,做到简洁明了、
及时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办好的相关产权证 务实管用。
书由乡镇(街道)统一保管。活动场所资产处 (六)坚持建管用并重,进一步拓宽和延伸
置,需经党员大会和村(居)民大会表决通过, 服务功能。体现服务民生,围绕农民致富增
报乡镇(街道)审核,报县(市)区委组织部同 收、方便党员群众办事,坚持办公区域最小化,
意,报市委组织部备案。未经法定程序,活动 服务群众最大化,“一室多用”、贴近需求,科学
场所不得出售、转让、抵押、租赁,任何单位和 设置服务项目,科学规范标识标牌,优化配置
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侵占活动场所,不得擅自 业务功能用房,把各类基本公共服务、社会治
改变其使用性质。对管理不善,造成活动场所 理功能统一整合到为民服务大厅,使更多空间
资产和设备流失、损坏或长期被占用的,将给 用于服务群众,做到功能完善、设施齐全、服务
予通报批评,并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 便捷。严格执行村干部轮流值班,村干部集中
(四)强化管理责任落实,村级活动场所实 开放式办公,确保村级活动场所全天候运转,
— 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