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昆明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P. 34
昆明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19年6月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察和问题整改工作,通过听汇报、查资料(包括
(一)严格落实管理措施,筑牢社区矫正安 日常监管措施落实情况、云南省社区矫正信息
全基础 管理平台、执法记录仪使用情况)、查档案(社
一是严格调查评估,把好社区矫正入矫 区矫正执行档案、工作档案及执法记录仪留存
关。根据《云南省社区矫正调查评估办法》,组 的电子档案)、访社区(了解走访效果、社区服
织各县(市)区司法行政机关主动加强与人民 刑人员表现)、核实情(与社区服刑人员见面,
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及外地司法 了解各项教育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等方式,
行政机关的衔接配合,对拟在我市入矫的人员 切实做到督察无死角、全方位、全覆盖。对发
开展以核实居住地、居住地管控条件、社会危 现的问题出具书面督查报告,并限期整改,切
害性为主要内容的调查评估,由专职工作人员 实抓早、抓小,抓苗头、抓倾向,把隐患问题消
走访公安派出所、村(居)民委员会、有关单位、 除在萌芽状态。加强隐患排查。结合扫黑除
家庭、学校等,采取个别约谈、查阅资料、召开 恶专项斗争、社区矫正巡查、“治乱”排查等工
座谈会等方式开展工作,确保在源头上对拟入 作,深入开展社区矫正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
矫人员“接得下、管得住”。 依法规范执法、日常监管措施落实、教育矫正
二是严格日常管理,把好社区矫正管控 工作、台账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情况,开
关。认真贯彻落实《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和《云 展“拉网式”“地毯式”安全隐患全面排查工作。
南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针对我市社区服刑 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逐一列出问
人员总量较大、专职工作人员与社区矫正人员 题清单,明确责任人及整改时限,确保安全隐
管比达 1:25 的实际情况,建立每周报到(报 患化解在初始、解决在萌芽状态。
告)、每月集中教育(社区服务)、季度评审等制 (二)严格执行上级机关指示精神,提升社
度,对社区服刑人员建立档案“一人一档”进行 区矫正规范水平
日常管理。对其中的重点人员采取定期走访、 根据司法部有关要求,推广可穿戴化社区
适时训诫,组织社会组织开展心理矫治等方式 矫正定位监管设备使用,对社区服刑人员采取
加大管控教育力度,从严控制再犯罪发生率。 “强制佩戴定位手环和服刑人员自带手机定位
遇重大节日、重点时段、敏感时期,加强管理措 监管”双重方式进行。按照上级部门工作安排
施,从严审批请假外出,对重点人员开展常态 和我市实际,将信息化建设重心转移到对社区
化走访排查,及时消除不安定因素和隐患。 服刑人员纳入定位监管范围,推进我市社区矫
三是严格执法巡查,把好社区矫正监督 正管理系统建设。截止 2019 年 4 月,我市共使
关。加强定期检查,每年由市司法局和市检察 用 673 台定位手环,今年还将加大推广力度,争
院对各县(市)区开展社区矫正执法抽查,县级 取 9月份将 50% 在册社区服刑人员纳入定位监
对所辖司法所进行定期检查,实现全市社区矫 管范围,12 月底将 80% 在册社区服刑人员纳入
正执法检查全覆盖。通过查阅工作台账、随机 定位监管范围。
抽取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当面提问、诫勉谈话等 (三)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形成社区矫正工
方式,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报告情况、日常管理 作合力
教育、走访见面谈话、外出请假进行全面检查。 一是完善部门工作衔接机制。结合我市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当即反馈,检察机关对发 实际,市司法局会同市检察院进行认真研究,
现的违法情形以书面形式提出矫正意见。加 针对社区服刑人员请销假、社区矫正执行地和
强专项督查,以社区矫正监管安全、稳定为总 社区服刑人员活动范围、社区服刑人员监管过
目标,深入开展社区矫正驻在式补短板专项督 程中保证人协助管理和暂予监外执行罪犯病
— 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