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昆明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第25期
P. 31
昆明市第十三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14 年 8 月
再进行工程性修复,将造成更大的破损)。 修复行动方案的通知》(昆办通〔2010〕91
二、实施修复工作的具体措施 号)、《昆明市政府关于滇池流域郊野公园建设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和决议要求, 配套支持政策及相关工作的通知》(昆政发
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加快推进滇池 〔2011〕12 号)、《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
流域及其它重点区域“五采区”植被修复工作。 滇池流域及其他重点区域禁采区范围内关停的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市政府专 挖砂采石取土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
门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林业局、市 通知》(昆政发〔2011〕54 号)、《关于对滇池
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建局、市园林 流域面山“五采区”重点区域植被修复工作的指
局、市审计局、市土储中心、市水务局、市环 导意见》(市生态指〔2013〕1 号)等一系列
保局、市城管综合执法局等单位领导为成员的 政策文件,为加快采区植被修复工作提供了有
“五采区”植被修复暨郊野森林公园建设工作小 力支撑。同时,针对各个采区的区位和特点,
组,主要负责组织审核各县(市)、区政府和 实施分类指导:7 个采区列入片区土地整理开
各国家级、省级开发(度假)园区管委会审核 发项目;6 个采区主要采取市场化方式以郊野
报批的“五采区”植被修复暨郊野森林公园建 森林公园建设进行植被修复,对项目业主给予
设 规 划 设 计 方 案 ; 负 责 督 促 、 指 导 各 县 3%—8%的配套建设用地;19 个采区实施纯植
(市)、区政府和各国家级、省级开发(度 被修复治理;1 个采区不再进行修复植被。
假)园区管委会按照批准的生态恢复治理设计 三是创新工作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植
方案,推进“五采区”植被修复暨郊野森林公 被修复工作。对主导规划为郊野森林公园建设
园建设工作;指导各县(市)、区政府和各国 的采区植被修复项目,由县(区)政府、管委
家级、省级开发(度假)园区管委会研究解决 会根据《滇池流域“五采区”植被修复暨郊野
滇池流域及其它重点区域“五采区”植被修复 公园建设概念规划》确定的基本原则,组织编
暨郊野森林公园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建 制植被修复及郊野森林公园建设修建性详细规
立了定期通报制和督查检查制,将“五采区”植 划;规划方案报市“五采区”植被修复暨郊野
被修复工作纳入各县区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 森林公园建设工作小组审查同意后,上报市规
督办和催办项目推进。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在 委审议;市土储中心将可开发用地纳入储备并
市林业局,负责资料汇总、信息传递、协调督 申请规划条件,土地出让后由县区组织,依据
促等日常工作。各县区也相应成立了工作机 程序按规划方案申报后续规划、土地等许可手
构。 续;手续完备后,由县、区政府督促建设单位
二是完善政策措施,分类实施修复。多数 按规划组织实施。如:官渡区子君山项目在运
“五采区”破损面大,岩石裸露,无泥土覆 作过程中,通过将采区土地整理、植被修复、
盖,地质破坏严重,且大多立地条件极差,分 郊野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以“全成本核
布在陡崖、陡坡、陡坎,存在岩质崩塌、岩土 算”方式计入土地收储成本,社会投资人竞买
滑坡、岩土坠落等地质隐患,修复治理难度 配套经营性用地后,通过“二级”开发平衡
大、成本高,没有经验可循。为协调解决工作 “五采区”植被修复暨郊野森林公园建设投入
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委、市政府多次 资金,为社会参与采区植被修复工作搭建了合
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先后出台了《中共 作平台,增强社会投资人的信心,取得了明显
昆明市委办公厅 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成效。
滇池流域面山植被修复暨郊野公园建设的实施 四是明确目标时限要求,重点督查推进。
意见》(昆办通〔2009〕7 号)、《中共昆明市 针对五采区植被修复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委办公厅 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 2013 年底和 2014 年 3 月,市委目督办专门下
面推进滇池面山拆临拆违拆迁及绿化造林植被 发了《关于对滇池流域面山及其它重点区域关
—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