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昆明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第37期
P. 38
昆明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16年4月
的决定》,高度重视刑事执行检察工作,适应繁 察活动成果,切实加强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
重工作任务的需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强 的日常监督,重点监督纠正和预防社区服刑人
领导、强化保障,及时解决影响和制约工作发 员脱管漏管和虚管问题。以核查纠正监外执
展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三是牢固树立“四 行罪犯脱管漏管综治考评工作为抓手,积极参
个维护”有机统一的工作理念,坚持核心抓监 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社区矫正工作依法
督、突出抓办案、扎实抓基础、持续抓规范、着 规范开展。四是不断加大职务犯罪案件查办
力抓素质,全面加强对刑罚执行、刑事强制措 力度。两级院刑事执行检察部门以办案为龙
施执行、强制医疗执行的监督,进一步保持优 头,对去年立办监管场所职务犯罪案件 5 件 6
势、补齐短板,刑事执行检察工作稳步推进。 人逐案剖析,有针对性地向发案单位提出个案
二、突出重点、全面履职,不断提高监督能 预防的报告。坚持和完善相关办案机制,加大
力 查办力度,建立健全基层院刑事执行检察部
根据《审议意见》关于“突出监督重点,敢 门、派驻检察室发现有效线索考核评价机制,
于监督,善于监督”的要求,市检察院党组就检 严格落实案件线索分级上报备案管理制度,进
察机关刑事执行检察部门进一步突出监督重 一步规范线索管理。巩固完善市院刑事执行
点、创新监督方式、拓宽监督渠道,积极推动重 检察部门领导定点联系指导基层院办案工作
要业务由结果监督向过程监督、事后监督向事 制度,统一调配两级院侦查力量,充分发挥侦
前监督、静态监督向动态监督转变,强调了以 查一体化优势,提高办案质量和数量。五是着
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力提高刑事执行检察信息化建设和动态监督
一是继续深化刑罚变更执行同步监督。 水平。以市院创建科技强检示范院为契机,商
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有钱人、有权人“花 请省监狱管理局、市公安局监管支队,对全市
钱赎身、提钱出狱”等问题,严格规范刑罚变更 派驻检察室“两网一线”信息化建设运行情况
执行检察监督,坚持监督关口前移,立足案件 开展联合督查,确保各派驻检察室与市院刑事
材料审查,加大对刑罚变更执行各个环节的同 执行检察局检察专网全部联通,进一步加强派
步监督力度,持续深化对“有钱人”“有权人”刑 驻检察室与监管场所信息联网和监控联网建
罚变更执行活动的监督,对不符合条件的罪犯 设成果的运用;安排专人研发减刑假释案件信
依法建议收监执行,执法监督效果明显。修改 息化动态监督系统,力争下半年在全市范围内
完善《昆明市城郊地区人民检察院关于统一适 推广运行;加强与执行机关、人民法院、监狱主
用减刑、假释规定的实施意见》,对减刑假释案 管机关的协作配合,积极探索在云南省第二监
件进行逐案审查和实体把关。二是着力加强 狱开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网上协同办案
刑罚交付执行监督。按照高检、省院的相关要 平台建设的试点工作。
求,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集中清理判处实刑 从收到《审议意见》提出的要求以来,全市
罪犯未交付执行刑罚专项检察活动,全面核查 检察机关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共审查提请减刑、
有关案件情况,把好刑罚执行监督的“初始 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10480件,审查人民法
关”,重点清理刑罚交付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 院、监狱管理局裁定、决定4901件。经审查,发
题,着力构建刑罚交付执行常态化监督机制。 现提请减刑不当 526 件、假释不当 93 件,呈报
三是持续推进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建立健全 暂予监外执行不当12件,经依法提出纠正意见
社区矫正同步监督工作机制,推动社区矫正执 后均已全部纠正。查办职务犯罪方面,共组织
行监督工作重心由定期专项检察向常态化检 研判职务犯罪案件线索5件,领办、参办职务犯
察转变。巩固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专项检 罪案件初查工作2件2人,指导基层院立办1件
— 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