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昆明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第36期
P. 30
昆明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16年2月
的工作格局。 式,实现城市管理责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
二、转变理念,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 面覆盖、不留死角。
(一)城市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 三、健全机制,落实长效管理措施
管理方法。现代城市管理的核心理念就是管 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要从管理向治理转变,
理和服务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需求, 从突击整治向长效管理转变,从单项整治向综
为市民创造安居乐业的环境。当前,人们对城 合治理转变,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市管理的期望不仅体现在对市容整洁、环境优 (一)完善目标责任机制。坚持“重心下
美的要求上,而且还体现在对便利的城市公共 移、属地管理、权责一致”原则,建立健全“两级
基础设施、完善的城市服务功能、和谐宜居的 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大城管体制,市级
生活工作环境等的要求上。规划和建设部门 重点加强政策制定、规划指导、综合协调、监督
将把规划的精细作为重要前提,解决城市功 考核;区级全面负责辖区城市管理和行政执
能、容貌、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把精细化理念 法;街道对辖区城市管理工作逐项组织实施;
落实到整体规划和街道、建筑、基础设施规划 社区加强住宅小区管理,发动居民和辖区单位
的每个环节,严格执行,特别是要严格按规划 参与城市管理。
实施公共停车场以及教育、医疗、环卫、社区服 (二)完善依法管理机制。健全法规制度
务等配套设施。 体系,加快城市管理领域热点难点问题立法进
(二)从市民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对占道经 程,完善城市管理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规范城
营整治和规范引摊入市管理,做到有“堵”有 市管理行政执法程序;深化相对集中行政处罚
“疏”,有效解决占道经营“屡治屡弹”问题。各 权改革,打破部门限制、打破职能限制;建立健
县(区)、开发(度假)区、相关部门要将《关于进 全执法联动机制,加强各部门协作,适时开展
一步加强引摊入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落到 联合执法行动,集中解决城市管理中的热点难
实处;将城市道路按绝对禁止区域、相对禁止 点问题;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管理,规范执
区域和引导区域进行分类管理;将被动执法转 法行为;加强与公、检、法之间的联动协作,形
变为主动服务,实现各辖区引摊入市点位管理 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
规范、经营有序、市容环境干净整洁,在不影响 行政执法机制;加强执法保障,及时处理暴力
市民正常生活的前提下,从解决违章占道经营 抗法问题,严厉打击不法分子,维护城管法规
者的生计问题入手,开展引摊入市工作。 的严肃性和城管执法的权威性。
(三)充分发挥数字管理平台作用,建立 (三)完善全民参与机制。各区、街道将逐
“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网格, 步建立相应的城市治理工作协调机构。各级
将系统从市级延伸到县区、街道、社区,树立管 城市治理工作机构要广泛开展活动,强化沟通
理对象精细化、管理制度精细化、管理手段精 互动,引导公众、社会组织、市场主体积极主动
细化、管理职责精细化、考核评价精细化的管 参与城市管理,督促各单位加强内外环境整治
理理念。在“统一监督、两级指挥”的基础上, 维护,确保日常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到实处。
通过调动县区、街道(乡)、社区(村)的积极性, (四)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健全完善城市
不断向两级监督两级指挥推进,以过程控制、 管理考核点评制度,严格落实网格责任人绩效
监督考核、奖优罚劣为抓手,运用考核、奖励、 考核,突出对重点、热点问题的考核。运用如
处罚、责任追究手段,建立科学高效的激励机 “市容环境‘1+X’综合整治督导检查”等载体,
制,并最终通过“三级监督、三级考评”管理模 形成长效管理的依托,实施定期点评,得分排
— 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