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昆明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第25期
P. 64
昆明市第十三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14 年 8 月
形式,积极推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礼。
的“大外宣”格局。结合外事接待需求,已打 (三)着力营造与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相
造 6 个特色鲜明的外事参观点,对外展示了昆 适应的政务环境、发展环境和社会环境。一是
明的人文、气候、区位等资源优势。加强友城 加强外事侨务政策与知识的网络宣传和普及。
工作宣传,协助中央电视台拍摄了《新中国民 各级涉外涉侨部门建立官方微博,提升改造网
间外交风云录》,宣传了昆明与苏黎世友城关 络宣传平台,加大了涉外涉侨方针政策、昆明
系发展历程和成效。外事与旅游合作,加强了 市情、海外预警、领事保护、国际交往礼仪和
旅游对外宣传与推介,正在筹备赴东南亚开展 行为规范的宣传力度,既提高了昆明的关注度
旅游交流促销活动。针对南博会、茶花节等大 和吸引力,又提升了市民的国际化意识和文明
型经贸、旅游、文化交流等国际展会赛事活 素质。二是不断建立完善在昆外国人的管理和
动,外宣、外侨、商务、文化广电等部门相互 服务工作制度。切实做好外国驻昆领馆、办事
配合,提前谋划,精心准备,利用报纸、网 机构及外国专家、留学生等的服务工作,协调
络、刊物等宣传形式,全方位、立体化、多渠 解决其实际困难数起,畅通了交流合作的渠
道、高频率对外宣传昆明的区位优势、开放政 道。三是加大涉外安全与维稳工作力度。继续
策、文化旅游、生态文明和发展前景,提升了 加强对“三非”人员的综合治理工作。认真开
昆明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展对在昆活动的境外非政府组织合作项目备案
(二)着力打造“南侨机工”外宣品牌, 专项清查。妥善处置数起涉外突发事件。外事
助推周边公共外交。南侨机工的爱国壮举在东 牵头,外宣、公安、国安等部门密切配合,探
南亚地区影响较大,是一条连接云南、昆明与 索建立外媒舆情应急处置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东南亚的情感纽带。近年来,昆明市抓住建国 外媒采访工作预案,有序开展外媒采访工作,
和抗战周年纪念的时间节点,抓住中央重视宣 及时提供外媒舆情监测分析报告,切实履行好
传南侨机工的重要机遇,着力挖掘、传承、弘 “参谋、管理、服务、协调”职能,着重做好
扬“南侨机工”历史文化资源,逐步将其打造 外媒采访“3.01”暴恐事件和晋宁广济村事
成为追忆华侨历史、加强东南亚地区侨务工作 件的引导、协调、服务工作,营造了有利于地
以及对外宣传昆明的侨务品牌,取得了明显成 方稳定与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
效。今年 7 月 4 日,在南侨机工回国参加抗战 六、加强培养与选拔,促进外事侨务工作
75 周年和“七七事变”爆发 77 周年前夕,由 复合型队伍建设
中央电视台和昆明市委、市政府主办,中央电 进一步强化外事侨务队伍建设。一是不断
视台纪录频道、昆明市外侨办承办,昆明广播 优化人才结构,择优考录和补充优秀人才,不
电视台协办,昆明市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 断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二是注重业务能力培
专题纪录片《南侨机工——被遗忘的卫国者》 训,借助国家和省级外事侨务资源,采取专题
首映式在昆明学院隆重举行。7 月 7 至 9 日每 讲座、会议培训、在线学习、跟班学习等多种
晚 20:00,纪录片在央视纪录 9 频道连续播 方式,开展了国际形势、外事管理、礼宾礼仪
放,每晚两集,每集 30 分钟。影片的拍摄播 等内容丰富的学习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外事
放及后续的宣传发行,在海内外掀起了关注和 侨务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三是扎实开展党的群
宣传“南侨机工”的热潮,在发掘、弘扬南侨 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机工爱国精神、巩固昆明与东南亚侨界的情感 能力建设和大局意识、进取意识显著提升。四
纽带、宣传云南昆明、推动周边公共外交等方 是大力支持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在
面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意义,也为纪念中国和 昆高校和昆明外国语学校、昆明旅游职业学校
马来西亚建交 40 周年献上了一份特殊的厚 等中等专业学校开设越、老、缅、柬、泰等东
— 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