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昆明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正文26、27)
P. 51
昆明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20年6月
权利能力制度、监护制度、婚姻家庭制度、继承 作,依法保障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妇女
制度、物权制度、合同制度和侵权责任制度等 等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各项制度,切实维护各类民事主体的合法权 要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多元解纷机制
益,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等改革,方便群众诉讼,促进纠纷及时便捷有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树立社会主 效化解;要健全解决民事案件执行难长效机
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法治是最好的 制,严格适用纳入失信名单和限制高消费等联
营商环境的理念,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合惩戒措施,强化规范公正文明执行;要围绕
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要适 中心,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充分发
应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 挥审判职能作用,为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求,及时启动清理修改完善相关地方政府规章 提供司法保障。
和规范性文件工作;要进一步深化行政执法管 全市各级人民检察院要加强民事检察工
理机制改革,明确行政执法管理责任,正确处 作,提升民事检察质效,加强对民事司法活动
理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和经济法律关 的监督,畅通司法救济渠道,保护公民、法人和
系;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完善相关 其他组织合法权益;要加大民事检察监督力
政策和便利化措施,减少行政审批和不当行政 度,构建抗诉、再审检察建议、支持起诉并举的
干预,以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为牵引,持续优化 多元化民事诉讼监督格局;健全民事赔偿和生
政府服务,认真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维 态补偿等有机衔接机制,完善公益诉讼制度;
护平等交换、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市场秩序, 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
充分尊重和保障各类民事主体的平等地位和 公开公平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法治
发展权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 环境,坚决防止以刑事案件名义插手民事纠
用,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用良好的民事商事环 纷、经济纠纷;坚决依法纠正侵犯群众利益的
境保障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民事案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围绕中心,服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结合民法典 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充分发挥检察职
的实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高 能作用,为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提供司法
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制定落实“六稳”“六 保障。
保”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各类 四、加强普法教育,增强公民守法意识
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保障民生福祉。 全市各级国家机关和有关部门要提高政
全市各级监察机关要依法履行职能、行使 治站位,坚持党的领导,把学习好、宣传好、实
职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 施好民法典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法治建设
督,督促公职人员依法履职,带头遵守和执行 任务,带头学习、宣传、推进、保障民法典实施;
民法典,确保公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为广大人 要把学习宣传民法典作为当前和“十四五”时
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 期普法工作的重点来抓,把民法典学习纳入干
三、依法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部学习教育体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
全市各级人民法院要加强民事审判工作, 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要求,广泛深入开展
提高民事案件审判水平和效率,提高办案质量 学习宣传和普法活动;要结合不同地区和群体
和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 的特点和需求,采取群众通俗易懂、生动活泼、
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加强对涉及财产权 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普及民法典的重大意义
保护、人格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生态环境保 和规定内容,持续推动民法典进农村、进社区、
护等重点领域的民事审判工作和监督指导工 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家庭;要把民法典
—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