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昆明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正文23、24、25)
P. 74

昆明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20年2月







                                           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

                      关于对《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昆明市中级


                        人民法院关于环境资源审判法庭建设工作

                               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


                                           的研究处理情况报告





                                                  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

                                                  (2020年2月12日)






                  市人大常委会:                                        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三是推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交办《昆明                         进体系建设。市中级人民法院尊重自然规律、
                  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                           遵循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环境介质的流动性和
                  环境资源审判法庭建设工作情况的专项工作                            自然资源的公共性特点,推进环境资源案件集

                  报告>的审议意见》的通知要求,市中级人民法                          中管辖区域和司法协作区域建设,完善集中管
                  院高度重视,对审议意见进行了认真研究并抓                           辖,健全司法协作,协同区域流域,统筹惩治和
                  好落实。现将有关研究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修复,协调保护和发展,推进实现环境资源审
                      一、关于“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加大对生                        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态环境资源的司法保护力度”方面                                    二、关于“发挥审判职能,进一步完善生态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市中级人民法院切                          环境资源专门审判体制机制”方面
                  实提高政治站位,把环境司法作为环境治理体                               一是细化内部协同审判机制。对环境资
                  系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来谋篇布局、筹                           源案件,构建由环境资源审判机构牵头,并与
                  划推进,研究部署全面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决                           刑事、民事、行政审判和立案、执行等业务部门
                  定举措,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                           既分工负责又紧密配合的协同审判机制。明
                  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                            确环境资源审判专门机构的职能定位,完善民

                  障。二是梳理制度思维。市中级人民法院坚                            事、行政、刑事案件“三合一”归口审理模式,统
                  持问题导向,注重制度建设,统筹顶层设计和                           筹适用刑事制裁、民事赔偿、行政监督和生态
                  分层对接,统筹制度改革和制度运行,围绕环                           补偿修复责任方式。二是健全外部协调联动
                  境资源审判机构、审判机制、审判规则、审判理                          机制。建立健全与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环境

                  论、审判团队等五个方面,建立稳定、科学、规                          资源保护主管机关等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机
                  范的环境司法制度体系,以制度思维和制度方                           制。在工作协调、信息共享、证据转换等方面
                  式解决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用最                           有序衔接,有效联动,尤其在执法证据到诉讼

                                                        — 73    —
   69   70   71   72   73   74   75   76